×

浙江师大附中、浙师大附中(简称金华二中)始建于1953年,是浙江省教育部直属浙江师范大学的直属高校,是浙江省第一所重点中学,首批浙江省“第一所普通高中”、“第一批浙江省先进学校”、浙江省“最美校园”。

学校坐落于金华北部山脚下,古老的婺源之地,承袭了宋代“婺学”的鼎盛,并继承了东莱吕祖谦的“丽泽书院”的深厚传统。70年来,我校秉承“优质、活力、高素质”的办学宗旨,以“高素质、活力、高素质”为办学宗旨,以“全国一流师范附中”为办学宗旨,坚持“以学生为本、唤醒活化、适性发展”的办学宗旨。

学校占地369亩,北面依芙蓉峰,南面依婺江,清丽、肃穆、开阔。学校总体规划按照“以人为本”的建设思想,围绕着“教学区”的大礼堂、图书馆、教学楼和科学技术楼,“生活区”由食堂、宿舍组成,高标准室内外篮球场、网球场、田径场组成“运动区”,缤纷湖和振祥茶花园形成“休闲区”,将“人文附中、温馨校园”的内涵融为一体。学校食堂实行“4 D”管理,由专业的饮食公司提供卫生服务。为了适应个性化和现代化的学校建设需要,我们在“智慧校园”和“数字校园”方面努力,建立了科学工场、创客空间、智慧教室、丽泽书堂、学科教室等五大类型的新型育人空间,为师生创造一个互动的智慧教学环境,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目前,全校共有229人,专业技术人员218人,目前共有64个班级,在校学生3000多人。学院现有一批优秀师资:6名高级教师、7名省级优秀教师、111名教授、1名博士、96名硕士、20名教师、11名教师获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32位教师获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70年来,我们培养了无数的人才,培养出了无数的优秀毕业生。他们有党、政府、军队、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企业家、教授、博士、各方面的专家,还有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一九七九年的葛炳灶,曾任今飞控股集团的董事长、总经理,是一名全国杰出的科研人员;1980级的宋军,曾是央视“嫦娥三号”的卫星电视转播主持人;1980级的盛岩峰,是“蛟龙号”潜水器的总指挥;2005级的张夏衡,中国科学院的博士,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后,现在是复旦大学的博士生;2013级的郭洋,作为五四的青年企业家代表,与李克强进行了交流。他们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国家的兴盛、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学校辉煌的历史上,每个章节都有一位为理想而努力的学生。1994级的李凌,考上了清华大学的文科第一名;2008级的秦逍,李祎璐,考上了北京大学;2012级的金华大市的文科第一名,考上了北大;2014级的郑冲,考上了北大;2015级的胡文谦,考上了清华大学;刘梦菡,王超,北大;2016级的王续涵,考上了北京大学;2020级的马依依,获得了三个冠军,四个打破了赛会的记录。

学校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开创了“三园一导”的育人系统,以行政班为主体,以教学班为主体,以班级为主体,以班级为主体,以班级为主体,以“为主体”为主体,以“点对点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金华市五星级德育工作在2020年获批“三园一导”教育系统。浙江师大附中,充分利用师大的资源优势,以突出学科特色,以培养优秀教师为目标,面向全省招生的浙师大直升班。从2021年开始,浙师大的“浙师大名师基地班”将不断更新,以进一步发掘优秀师资。

积极营造阳光、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原有的传统活动中,不断拓宽思维,形成了一套生动活泼、内容丰富、格调积极的校园文化体系:红五月文化周、九月读书月、十月体育节、十二月艺术节、校园红歌赛、远足拉练、三友讲坛、模拟联合国、毕业论文展示等品牌文化,是推动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和途径。

从2012年开始,我校实行了“二三四级分级选课、三园一导”、“三园一导”、“三园一导”,成为全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点基地。我校的教学改革实践和经验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和普通高中的高度重视,先后接待了京津沪苏皖十余个省市和全省共计数百批的教育代表团。“普通高中分级选课走班”获得浙江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浙江经验”的典型,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已经被《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光明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迈入新世纪,中国教育处在一个求变的关头。浙师大附中人以其对教育的执着和情感,大力提倡和实践“变管理为教育”的学生观,变用人为培养的教师观,变单一为多元”的课程观、“变单向为合作”的教学观,“变行政为引领”的管理观,唤醒激活学生的内生力、学习力和创造力,注重适性发展,培养“高品质、有活力的附中人”,打造“人文附中,温暖校园”,朝着建设“全国一流师大附中”的建设目标奋力前行。


校标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标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标[35]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金华二中)标志,将学校中英文名称与具有象征意义的学校标志性历史建筑(红楼)结合一体,使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与金华二中内涵合一,凝结六十年办学的苍桑历程。以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的“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校名标准字,以经概括提练的图案化了红楼为主体形象,以“1953”标明成立时间,寓意其历史渊源和新篇章的开启。以“绛红色”为标准色,既体现热情奔放的活力,也展示沉稳大气的厚重。整体以包容饱满的圆形呈现,以曲直相间的线条和点面对比的方式表现,构成图文结合、简洁大方、内涵丰富、庄重典雅、个性鲜明的标志形象。体现开放包容的理念和办一流名校的品质追求。[35] 

校训

博学、慎思、求真、崇德
博学:指广义的学习,语出《礼记·中庸》
慎思:指谨慎地思考,语出《礼记·中庸》
求真:指讲求实际、实事求是
崇德:指崇尚有德之人、推崇高尚的德行,语出老子《道德经》

校歌

拥抱明天灿烂的太阳
章云生词 洪波曲
北山苍苍,婺水茫茫,尖峰山下桃李芬芳。
菁菁校园,书声朗朗,黄土地上奋发图强。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歌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歌[37]
啊!我们树立起以生为本的理念。
啊!我们坚信知识就是力量。
传承中华文明的薪火,拥抱明天灿烂的太阳!
北山苍苍,婺水茫茫,尖峰山下学风堂堂。
绿色摇篮,英才辈出,金色中华谱写新章。
啊!我们高举起科教兴国的旗帜。
啊!我们放飞民族复兴的理想。
登攀世界科学的峰巅,拥抱明天灿烂的太阳!
灿烂的太阳![37] 


分享到:
 阅读时间: 

这些你可能会喜欢

评论区

访客